标签

标签简介

标签简介

标签材料
标签种类及结构
标签的打印
标签的手工书写
标签的粘贴方法
标签的内容
标签使用注意事项

标签材料

标签材料的特点:

标签的打印

标签内容有两种填写方式:一是打印机打印,二是使用油性笔手工书写。考虑效率和美观性,建议采用打印机打印的方式。

模板要求

标签打印必须使用打印模板,模板可以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地代表处申请获取。

模板采用Microsoft Word制作,使用时有以下要求:
  • 根据现场安装电缆的位置信息,直接在模板上进行印字内容的更改,而模板上字符的居中设置、方向、字体等原定规格不允许作任何改动。
  • 一般情况下字符大小不必改变,只有在内容较多无法布下时允许采用“字符缩放”功能,前提条件是保证打印内容的清晰、可读性。

模板中单元的合并

当需要将两个空格或多个空格合并时,具体操作如下:
  1. 选择【编辑/全选】。
  2. 选择【格式/边框和底纹/边框】,选择【方框】标签,选择【确定】按钮。
  3. 拖动光标选择需要合并的框格,选择【表格/合并单元格】,然后在原内容基础上进行更改即可。

打印机的要求

必须使用激光打印机,对激光打印机的型号不限制。正式打印标签之前,需要进行页面设置及试打印,具体操作如下:
  1. 用两面空白的普通打印纸试打印,将其覆盖在将用于打印的整版标签纸上,对比页面设置是否符合要求。
  2. 确认正确设置打印机属性,如“纸张尺寸”、“方向”等信息。
    • 如果位置准确,可直接采用标签纸打印。
    • 如果位置不准确,请根据对比的差距进行页面设置的多次调节和试打印,直到位置准确为止。
页面设置的调节方法如下:
  1. 选择【文件/页面设置】。
  2. 选择【版式】,其中“页眉”和“页脚”均为“0”。
  3. 选择【页边距】,其中“装订线位置”选择“左”,然后调节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左”、“右”的数值即可。

    打印时如果出现如图1的提示框,请直接点击“是”继续打印。

    图1 打印告警图

只有在第一次使用打印模板时需要进行上述设置,当页面设置确定后,请保存,方便以后的使用。

打印机送纸的要求

无论采用哪种型号的打印机,都必须一张一张的手动送纸,不能由打印机自己连续送纸,避免卡纸(标签材质由两层组成且经过印刷、刀模切割等多工序处理,不同于普通打印纸)。

送纸时,根据激光打印机的不同,请正确放纸以保证打印内容位置的准确。

打印好的标签要求

对打印好的标签,有如下要求:
  • 打印内容全部覆盖在标签上,不应有任何内容被印在标签的底纸上。
  • 每个空格的内容尽量居中,单行的打印内容不应覆盖分隔线和“TO:”字样。
  • 当第一项内容较多,允许空格被合并,且多行打印时,请调节打印内容的位置使之尽量不要覆盖标签上自带的“TO:”字样。方法如下:用“空格”键使打印内容后移直到下一行,这样即可避开与“TO:”重合。

标签的手工书写

书写工具

为了达到字迹清晰、美观及耐久性的效果,在手工书写标签时必须使用黑色油性笔(不包括圆珠笔)。

特殊情况下允许但不建议使用普通黑色圆珠笔。圆珠笔与油性笔相比书写效果较差。同时书写时容易将圆珠笔油涂抹在标签纸上,造成脏污且使字迹模糊不清。

双头油性笔的一端为大头(笔上有标识为“细”),另一端为小头(笔上有标识为“极细”),在书写标签时请使用小头(即“极细”端)。

字体

为了便于识别和美观,要求现场手写字尽量符合标准字体模板(Times New Roman)的要求。标准字体模板如表1所示。
表1 标准字体模板

0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A

B

C

D

E

F

G

H

I

J

K

L

M

N

O

P

Q

R

S

T

U

V

W

X

Y

Z

字的大小可根据数字或字母的数量灵活处理。当填写有汉字的位置信息时,要求汉字大小适中、清晰可辨认、整齐美观。

书写方向:标签中内容的书写方向如图1所示:
图1 标签字体书写方向

标签的粘贴方法

粘贴标签之前先在整版标签纸上填写或打印好标签内容,然后揭下、粘贴在电缆或标识牌线扣上。下面分别说明两种标签的粘贴方法。

信号线标签

  • 标签粘贴位置

    标签默认粘贴位置在距离插头2cm处,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,如:标签位置应该避开电缆弯曲或其它影响电缆安装的位置。 标签在电缆上粘贴后长条形文字区域一律朝向右侧或下侧,如图1所示。具体描述如下:
    • 在标签粘贴处,当电缆垂直布放时标签朝向右。
    • 当电缆水平布放时标签朝向下。
    图1 标签文字区域一律朝向右侧或下侧
  • 标签的粘贴步骤

    标签的粘贴步骤和方法如图2所示。
    图2 信号线标签粘贴方法

电源线标签

将标签纸从整版标签材料上揭下来,粘贴在线扣的标识牌上(只粘贴其中一面)。粘贴时注意尽量粘贴在标识牌的四方形凹槽内,同一机房内需保持粘贴面的统一。线扣默认绑扎位置在距离插头2cm处,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。

电缆两端均需要绑扎线扣,线扣在电缆上绑扎后标识牌一律朝向右侧或上侧,如图3。详细描述如下:
  • 当电缆垂直布放时标识牌朝向右。
  • 当电缆水平布放时标识牌朝向上,并保证粘贴标签的一面朝向外侧。
图3 电源线标识牌绑扎效果

标签的内容

电源线标签内容

电源线标签仅粘贴在线扣标识牌的一面,内容为电缆对端位置信息(体现标签上自带的“TO:”字样的含义),即仅填写标签所在电缆侧的对端设备、控制柜、分线盒或插座的位置信息。

信号线标签内容

信号线标签粘贴后有两个面,标签两面内容分别标识了电缆两端所连端口的位置信息。标签内容的填写需符合以下要求,如图1所示。
  • 电缆所在位置的本端内容写在区域①中。
  • 电缆所在位置的对端内容写在区域②中,即右下角带有倒写“TO:”字样的标签区域中。
  • 区域③在粘贴标签时将被折叠。
图1 信号线标签示意图

从设备的电缆出线端看,标签的长条形写字内容部分均在电缆右侧,字迹朝上的一面(即露在外面能看到的一面,也就是带“TO:”字样的一面)内容为电缆所在对端的位置信息,背面为电缆所在本端的位置信息。

一根电缆两端的标签,区域①和区域②中内容刚好相反,即在某一侧的本端内容,在另一侧时被称为对端内容。

标签使用注意事项

标签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
网线的工程标签

适用范围

适用于以太网口电缆。

标签内容含义

电缆标签两面内容如表1所示。

标签内容还应根据现场实际应用环境确定。如果设备不安装在机柜中,可以将机柜号删掉。
表1 网线标签内容

标签内容

含义

举例

MN-B-C-D

MN:机柜号

举例:A01,表示A行第一个机柜。

B-插框序号

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用两位数字编号,举例:01。

C-物理板位槽位号

按照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的顺序用两位数字编号,举例:01。

D-网口序号

网口的顺序,按照从上到下,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。举例:01。

MN-Z

MN:机柜号

举例:B02,表示B行第二个机柜。

Z:位置号

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填写可以识别的终端设备位置号:如连接到机柜中的设备需要注明设备所在的机柜号、插框号、网口序列号等。举例:B02-03-12;如果是连接到网管,则需要注明网管所在具体位置。

各种HUB到设备、座席之间的网线或者其他类用途的网线,标签内容根据现场实际应用环境确定。具体描述如下:
  • 如果某HUB到设备的连接,HUB端应注明此电缆所在HUB的机柜号、机箱号以及在HUB上的序列号等。设备端应注明设备所在机柜号、机箱号或者独立放置时的具体位置。
  • HUB到座席/终端之间的网线,座席/终端网线上标签应注明所在网口端序号。其中机柜号、机箱序号的定义和表1中定义相同。
  • 如果HUB是独立放置即没有机柜或机箱时,也应注明此HUB所在的能识别的位置信息。

HUB上的序列号、座席/终端网口序号以及独立放置的设备位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。

示例

示例如图1所示。

图1 网线标签示例
图1中标签的含义:
  • 标签一侧为“A01-03-01-01”:说明此网线一端连接到本端设备,即机房中A排1列的机柜,第3个插框、第1个槽位、第1个网口的位置。
  • 标签另一侧为“B02-03-01”:说明此网线另一端连接到终端设备上,即机房中B排2列的机柜,第3个插框、第1个网口的位置。没有槽位号。

标签种类及结构

信号线标签

信号线采用固定尺寸的刀型结构,如图1所示。
图1 信号线标签纸

为了更加清晰地明确电缆位置信息,在信号线标签纸中使用分隔线。如机柜号和插框号之间有一个分隔线,插框号和槽位号之间有一个分隔线,其它信息类同。分隔线尺寸:1.5mm×0.6mm,颜色为Pantone 656c(浅蓝色)。

刀刻虚线的作用是标签粘贴时方便折叠,尺寸为:1.0mm×2.0mm。

标签刀型结构右下角有一个英文单词“TO:”(在图示方向看是倒写的),用以表示标签所在电缆的对端位置信息。

电源线标签

电源线标签在使用时需将标签粘贴在线扣的标识牌上,再用线扣绑扎在电源线缆上,标识牌四周为0.2mm×0.6mm的凸起(双面对称),中间区域用来粘贴标签。如图2所示。

图2 电源线标签纸